张大煜讲座中文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回忆评说 >> 正文
山高水长 风范永存 ——缅怀老所长张大煜先生
发布时间:2017-08-28       发布者:2017-08-28       浏览次数:

张大煜先生是我国化学界的一位老前辈,是国家催化科学、胶体化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五十余年,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

张大煜先生1906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他从1949年初来所工作至1977年12月离所,在化物所工作了28年,对大连化物所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心系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1949年1月,满铁中央试验所由我国政府派员接管,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同年6月,张大煜先生到所主持工作。建国伊始,百废待兴,要在旧中国留下的废墟上开辟一条科学之路,拓荒者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老所长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利用满铁所燃料研究的基础,把新生的共和国即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所迫切需要的能源作为研究对象。当时新中国的原油产量每年仅有十几万吨,为了扩大液体燃料的来源,他决定围绕我国石油工业,特别是东北石油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以人造石油为主开展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页岩油、煤焦油加氢方面的工作;为了对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进行科学分类、评价,为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他还在所里开展了煤的元素分析,炼焦煤性能测定等工作。

1954年,经过调整后的研究所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改名为石油研究所。煤炭研究室改为直属科学院领导的独立研究室。1958年,从事天然油加工的三个研究室迁往兰州靠近当时国内仅有的玉门油田和克拉玛依油田,成立中科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1961年,煤炭研究室迁往太原,成立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两个所都由他兼任所长。

1958年,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及中科院的安排。他在所内开展了高能燃料研究,这部分工作于1963年迁到新开辟的星海二站,成立了由四个研究室组成的从事火箭推进剂及其发动机燃烧研究的二部,经过10多年的培育成长,根据国防科委的安排于1971年迁往内地新址,成立了七机部42所。

1952年,他还接受了燃化部石油总局派科技人员来所工作,并代培青年研究人员,这批共约60人的科技队伍于1957年陆续返回北京,成为燃化部新筹建的石油炼制所的业务骨干。

二、为化物所的学科建设及长远发展呕心沥血

张所长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提高,重视研究所的学科积累与发展。在从事石油研究期间,所内发展出三个配套学科——催化、色谱及化工,为了进一步提高它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1956年,他在所内新成立研究室开展了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工艺工程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58年,中科院在大连召开现场会议,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把化物所这一经验和做法总结为“任务带学科。”

二十世纪50年代末,鉴于石油工业部的研究院已经建立、发展和壮大,石油所任务也有所变化,从1958年起已经开展了国防尖端研究工作;所内人造石油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大庆油田的开采其重要性已经下降,相当一部分人员已转到国防科研上去了。因此,张所长从研究所的长远发展着想,经过慎密思考,并经中科院批准,1961年,石油研究所改名为化学物理研究所。1962年,张所长通过学术委员会,围绕化物所的性质、方向、任务等在全所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为化物所的发展献计献策,并组织所内每位高研撰写书面建议。同年11月,在所党委支持下,他在青岛邀集部分高研座谈讨论,规划出化物所今后要发展的六个大小不同的学科领域:催化、色谱、燃烧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化学动力学、物质结构。这个规划在长时期内指导了化物所的科研工作。

60年代初,化学激光首次被科学家发现,根据科技人员的报告,张所长对这一新发现的发展前景十分重视,立即在所内成立题目组,派陶愉生率精兵跟踪探索,1966年便在实验室得到我国第一个化学激光信号,比美国仅晚两年。1972年,化学激光在所内发展为研究室。如今这些学科领域有的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的已发展为该领域的国家研究中心。

三、建设优秀的科技干部队伍

建所初期,在全所106名职工中,日籍人员38人,8个研究室中,4个研究室主任由日籍科技人员担任,全所各类人员奇缺,特别是科技人员。当时,张所长十分着急,求贤若渴,他一方面派人到上海等地招聘,并亲自到各地选聘留学回国的科技人员到所里工作,担任科学研究的指导力量。这段时期聘请到所里的科技人员总计约有二三十人。

从1952年起,国家每年都分配一批高校毕业生来所工作,但是他们都还不懂得科学研究,为了帮助这批年青人尽快成长起来,张所长一方面让他们在科研第一线接受各种严格训练,如严格测量试验数据,留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同时还请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教他们“如何编写研究报告”,“如何利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等,培养他们在科学研究中严肃、严密、严格的三严作风。与此同时,还组织研究室负责人拟定各研究领域的宽专业和窄专业必读书目,要求新来所的大学生必须按规定有目的地自学,并在三年内完成“三个一”,即完成一篇论文,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读完一本专业书。通过这些举措,一支有一定专业基础、在科研第一线经受过“三严”训练的青年科技人员队伍迅速成长起来。1957年,我所两项科研成果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消息传来,听张所长当时讲过:“看到他们得奖的消息比我自己得奖还要高兴。”他是多么希望我所青年研究人员迅速成长起来啊!

1961年,张所长还在所党委支持下,在科技人员中选拔了10名同志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把他们放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任务的岗位上,从思想教育、实验室仪器设备、助手配备、时间保证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优先参加有关的重要学术会议。经过精心培养和他们自己的努力,如今,10名同志中6位已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四、为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世纪60年代初,国外合成氨工业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采用了一种代号为G66的新催化剂,不仅把反应温度从350℃降低到200℃,反应后的残余CO还从原来的4%降到0.3%,从而在合成氨工业上推出了技术先进的原料气净化新流程,它被誉为合成氨工业的一次革命。新流程由脱硫剂、低温变换及甲烷化三个催化剂组成,核心是低温变换催化剂。由于它能把变比反应温度降低150℃,活性反而更高,因此,要研制这种高活性催化剂是不可能以原来的高温催化剂为基础加以改进便能成功的。它便成了国内化肥工作者冥思苦索的难解之谜。1965年初,化工部召开计划会议邀请我所派人参加,胡有纪受命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同志殷切期望我所承担新流程研制任务,当时胡用电话向张所长汇报请示,经过考虑,张所长指示胡把任务接受下来,记得会议在得知我所同意接受任务的表态时,与会同志当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催化室召开的三个催化剂研制任务讨论会上,张所长建议派人并亲自带领他们到大连油脂化学厂取回油脂加氢催化剂作试探性试验。记得这次试验是在701房间进行的,试探试验果然神奇般地得到令人惊喜的结果,低温变换催化剂的雏形豁然显现出来。随后由我所与化工部有关的研究院、设计院、化工实验厂等单位共同组成三结合攻关组,由张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第一阶段以我所为主,由上海、南京化工研究院派人到大连参加实验室研制任务会战,结果只用半年多时间便高速度地完成了任务。此后到北京化工实验厂进行工业试验。1966年,新流程便在石家庄新建的合成氨生产装置上投产成功,使我国合成氨工业从四十年代一跃到了六十年代水平。同年,新流程被列为国家经委、科委、化工部、科学院、高教部联合表彰的建国以来16项化工先进技术之一。尽管这已是30多年前的事,至今张所长的两句话“把任务接下来”,“用油脂加氢催化剂试一试”。仍不时在我们耳边回响。因为那是一位催化巨人的声音。

五、学风民主 重视开拓创新

张大煜所长在工作上一向重视并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所初期,他邀集所内外的专家学者组成液体燃料委员会,1955年又在科学院研究所中第一个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在研究所的重大科研决策中,较好地发挥了两个委员会的咨询作用。在他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期间,重视在所内开展经常性的学术活动,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促进学科间的交流渗透,在所内、研究室内营造成浓厚的学术空气,他倡导不同的学术思想,在掌握严格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讨论。解放初期,在流动床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一场学术争论中,他尊重实践,支持青年研究人员的创新学术见解,推翻了国外学者既有的科学论断,使该项研究达到了当时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对1962年所内色谱研究在学术上存在的不同意见,他要求双方事先作好充分准备亲自主持讨论,推动了所内色谱学科的发展。

张大煜所长是研究所的好领导,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好师长,他在工作上通常采用引导的方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武断地强加于人。一位研究人员曾经讲过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我所改名为化学物理所以后,所内的科研工作一度曾有过忽视实际的倾向,当时我正在为开展一项基础研究做准备。1963年初的某一天,张所长找我到他的办公室汇报讨论工作,结束时,他要我作好准备,几天后去参加化工部召开的一次引进工作会议,并要我在会上注意了解该引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工作中有哪些适合我所做的工作。在那次会议上,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课题,从而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打算。”“在向所长汇报工作之前,我感到张所长对我打算要开展的工作可能并不很赞成,但他不是武断地责备你在工作上的某些不当考虑,而是和你讨论,并根据你的特点,引导你、为你指引方向。”

张大煜所长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能正确地判断和把握国际前沿学科研究趋势并和国家建设的重大任务需求结合起来,精心规划研究所的发展方向和布局。

张大煜所长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待人宽厚,谦虚和霭、平易近人、善于发挥众人之所长、团结共事,为社会主义建设大业贡献力量,他的这种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推崇和尊重。

作者简介:胡有纪,男, 1927年2月出生,1953年2月-1987年11月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员。曾任科技处副处长。

陈庆道,男,1927年11月出生,1949年9月-1987年11月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员。曾任研究所副所长。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 | 所网站 |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